1月,中国制造业产出增速较上月小幅下滑,但仍稳健扩张,为两年来次高增速。
据财新和Markit联合公布的报告,中国11月财新制造业PMI 50.9,不及51的预期,较51.2的前值下滑0.3,为两年来次高增速。过去3个月以来,制造业景气状况每月皆有改善,此轮增长期在2014 年底以来算是持续时间最长。月内通胀压力明显加剧,投入成本与产出价格皆创下2011年初以来最大涨幅。
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认为,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。中国经济在11月继续好转,但较上月已降温,库存和用工状况都显示企稳基础并不扎实,警惕后期经济转冷风险。
财新PMI在11月的走势与11月官方制造业PMI存在差异。11月官方制造业 PMI 51.7,大幅超过预期51,官方制造业PMI已连续4个月高于荣枯线。
报告指出,产出与月内新订单总量较10月份增速放缓,但新出口业务大致趋于平稳,结束10月的轻微下降状态。与此同时,为缩减成本,企业的用工规模进一步收缩,但收缩率已放缓至一年半来最轻微。用工收缩,但新业务增加,导致积压工作量进一步上升。
原料涨价(特别是金属)导致整体投入成本上升。为保护利润空间,厂商普遍上调了产品出厂价格,加价幅度为2011年2月以来最大。
采购与库存方面,月内厂商继续增加采购,增速轻微加速至四个月来最高。不过,由于生产过程中动用了原有库存,导致投入品库存连续第二个月轻微下降。成品库存则相反,在11月份轻微上升,部分厂商表示原因是增加了产出。
此外,供应商存货不足,导致供货速度进一步放缓,但延误程度仅算轻微。
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10月CPI连续第二个月上涨,PPI连续第十个月回升,分析认为,央行对通胀的担忧正逐渐加剧。